close

  
  (長石民居 。攝影:袁小鋒)
  
  (正龍梯田 。攝影:袁小鋒)
  
  (冬韻 。攝影:袁小鋒)
  
  (人勤春早 。攝影:袁小鋒)
  編者按:水利風景區既是重要的水域或水利工程,又是旅游景點。在涵養水源、保護生態的基礎上,改善人居環境、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是每個水利風景區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湖南水利風景區建設自2003年開始起步,目前已經建成64家。然而水利風景區這一概念對於很多網友而言有些陌生。8月29日起,湖南省水利廳聯合紅網推出“那山那水”系列報道,擇取湖南數家最具代表性的水利風景區,圍繞景區生態建設及保護等進行全方位報道,讓老百姓認識瞭解水利風景區,樹立群眾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同時監督有關部門有序、科學生態地開發水利風景區資源。
  此前報道:
  【那山那水】蔡倫竹海:舊時女子值得你安靜欣賞
  【那山那水】邊城茶峒:記憶住進了沈公的書里(請加鏈接)
  紅網記者 彭雙林 婁底新化報道
  
  “天下大亂,此處無憂。”10月21日,在進入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景區時,紫鵲界-梅山龍宮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副書記、副主任兼紫鵲界梯田管理辦公室主任劉文瑞如此誇張地形容紫鵲界的自流灌溉體系的神奇之處——去年夏天湖南連續高溫乾旱2個多月,即便如此,山上無任何水源的紫鵲界梯田也沒有為此所擾,這裡的人們安居樂業,只要耕耘,必有收穫。
  什麼是自流灌溉體系?紫鵲界梯田位於湖南省新化縣西部山區,地處長江二級支流資水流域,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年降水量1643.3毫米。灌區梯田共500餘級,分佈在海拔500~1200米的山坡上,坡度在25°~40°之間,這裡無塘無壩無水庫,通過簡易而完善的引水、輸水、排水設施,梯田實現了自流灌溉,灌溉總面積6416公頃。
  紫鵲界梯田在宋代(公元10世紀)已有相當規模,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當地漢、苗、瑤、侗等民族原住民共同創造。紫鵲界梯田以稻作農業為主,具有水土保持、人工濕地的效益,是亞高山地區糧食生產與水土保持有機結合的典範。
  就在不久前的9月16日,紫鵲界梯田被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入選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在此之前,紫鵲界景區以其獨特的自流灌溉系統被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為保護水生態,景區立項修複景區原有的水利系統,大力整治因水源被截斷或水源不足引起的梯田拋荒,在景區主要觀景台試點推行梯田整治和看水員制度。
  為完善旅游配套硬件建設,完成了修建性詳規,並於2014年開始景區基礎設施的升級建設,預計將於2015年底前完成景區停車場擴建、旅游環線修建、景區房屋風貌改造、錫溪河風光帶建設、正龍民居景點建設、觀景台升級改造等一系列提升景區整體質量的工程。
  劉文瑞說,發展旅游,紫鵲界有很大的潛力,去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今年加上適當的宣傳,目前游客人次已突破20萬。然而,讓劉文瑞煩惱的是,局限於景區的接待、容納及道路、交通、安保等條件,景區不敢大肆宣傳。
  目前,紫鵲界景區賓館加上民宿,據不完全統計,為1500個左右。導游總監陳黎還記得今年“五一”節期間的情景:景區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出不去也走不動,海拔1300多米的山上汽車堵得烏泱泱一片。
  “十一”黃金周期間,紫鵲界景區吸取經驗,限制門票購買。但是很多游客抱興而來,卻在景區門口掃興而歸,這也讓劉文瑞很為苦惱。
  “自流灌溉體系是紫鵲界梯田的靈魂,作為水利風景區有很大的存在價值。我們希望國家能重視紫鵲界的投入,直接立項投入支持,在經營上給予相關政策。”劉文瑞說,紫鵲界梯田景區不能同其他稻作景區同政策,應當區別對待,這樣有利於稻作文化的傳承,提高傳承的積極性,附帶提升景區特色稻的附加值;此外,推動帶薪休假,分流旅游隊伍也是解決游客旅游難、景區接待難的舉措之一。  (原標題:【那山那水】紫鵲界梯田:敬畏最古老的稻作文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m84vmyik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